端午節(jié)臨近,各種風味的粽子閃亮登場。有原味粽、紅棗粽、豆沙粽、肉粽等傳統(tǒng)粽子,還有板栗鮮肉粽、蛋黃鮮肉粽等新型粽子,到底該怎樣吃呢?對此,記者查閱了相關資料,詢問了專業(yè)人士,一致認為,這是由不同人群的身體狀況決定的。
粽子的原材料是糯米,糯米性甘平,能溫暖脾胃,補益中氣。而包裹粽子的粽葉有著清熱解暑、利尿排毒等藥用功能。粽子的配料如小棗、赤小豆、綠豆等也具有補血安神、利尿排毒的功效。普通人吃些粽子好處還是很多的,但是老人、兒童、胃腸道疾病患者這些群體不宜多吃,可以適當少吃。
“粽子中的糯米不易消化,如果吃得太多,容易引起腹脹。尤其是兒童,過量進食極易產(chǎn)生胃酸過多、腹脹、腹痛等癥狀。”3201醫(yī)院消化內(nèi)科的王主任介紹,小孩脾胃功能發(fā)育不完善,食用糯米不易消化,建議早餐或午餐趁熱食用,并搭配一些粗糧、蔬菜食用,減輕胃腸負擔。另外,3歲以下的兒童通常不建議食用粽子。
為了控制血糖,一些糖尿病患者放棄了吃甜粽子,想當然地認為如果甜的吃不了,那可以吃一些咸的粽子吧。其實,肉粽子脂肪高,不僅升糖水平不低,而且還隱含了大量鹽分。如果粽子的主體是糯米,那么不管是白米粽、肉粽、堿水粽,其含糖量都差不多;相對而言,雜豆為主的粽子熱量比較低。因此,糖尿病患者可以吃一些豆豆粽子。
對于胃腸道疾病患者來說,吃粽子后可能會增加消化酶負荷,吃多了會加重胃腸負擔,胃酸過多和患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最好不食或少食。
端午節(jié)吃粽子是傳統(tǒng)民俗,粽子是家庭餐桌上的必備美食。大家要根據(jù)自身情況吃得健康,吃了粽子應減少主食分量,增加蔬菜攝入,同時增加運動量。
來源:漢中日報